丰田TRD部门的最新概念车不仅仅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更是一款未来主义的露营车——丰田H2-Overlander——专为那些热爱野外探险的人士打造。这款车主打零排放,甚至能在沙漠中央用自己的尾气洗脚。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这么简单。
在今年的日本移动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 2025)上,本田向世界展示了一款堪称“来自未来却又过早回归现实”的摩托车。这款名为Honda EV Outlier Concept的概念车展现了2030年后的摩托车愿景,即使在今天,它的外观和理念也显得超前。这款修长、低矮、近乎悬浮的摩托车,搭配深色半透明面板,隐约可见其内部的科技内核,宛如赛博朋克电影中英雄的座驾。但这并非科幻小说——这是本田在探索,当摩托车摆脱内燃机的种种束缚后,它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本应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的理想折衷方案——就像汽车版的“鱼与熊掌兼得”。但遗憾的是,许多车主却像驾驶汽油车一样,只是多了一块电池,充电频率甚至比2012年的智能手机还低。由于这种做法导致排放量远超预期,德国正在考虑禁止这种“半油半电”的使用方式。解决方案是什么?一种如果不定期充电就会损耗动力的汽车。没错,你没看错。
沃尔沃汽车再次证明,安全不仅是他们的传统,更近乎一种信仰。他们全新推出的多向调节安全带——沃尔沃智能安全带(Volvo Smart Seatbelt)——将率先搭载于纯电动沃尔沃EX60 SUV车型上,并被《时代》杂志评为2025年最佳发明之一。没错,我们说的这款安全带不仅能收紧,还能思考。
汽车安全——我们都曾对它赞不绝口,直到收到账单为止。2025年,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再次向我们证明,安全并非仅仅取决于那些花哨的标志。虽然一些老款车型仍在传感器方面偷工减料,但来自东方的新兴品牌正在证明,安全也可以很实惠。与去年相比,情况更加有趣——或者说更令人唏嘘,这取决于你开的是哪款车。
中国品牌不再是异域风情。2025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上首次超越特斯拉,而欧盟却正通过关税向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施压。在此背景下,我将中国品牌划分为四个清晰的层级(高端、准高端、主流、经济型),并从技术(电池/充电/ADAS)、安全性(Euro NCAP)、价格、网络覆盖和欧洲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对每个层级进行阐述。那么,这是否构成了欧洲中国汽车品牌的豪华等级体系呢?
每年我都翘首以盼“年度最佳汽车”(COTY)2026年度大奖的最终入围名单公布。这简直就是汽车界的欧洲歌唱大赛——紧张刺激,竞争激烈,各种炫目的PPT、表格和名单层出不穷。但今年的入围名单?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所以我决定写下几句话。就按Macarolov的风格,直言不讳,不带任何偏见。因为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今天,Also Alpha Wave头盔为你的骑行增添了一抹未来感——它配备了灯光、扬声器和连钢铁侠都会羡慕的防护性能。这是否终于是一款能让我们心甘情愿佩戴的头盔呢?
你是否曾梦想逃离尘嚣,遁入荒野,远离公路的喧嚣,同时又能享受现代文明的舒适便利?ARB Earth Camper,这款源自澳大利亚的硬派露营车,如今首次登陆美国,承诺将为你带来这样的体验。它凝聚了ARB近50年的四驱车配件制造经验,将强劲动力与巧妙设计完美融合。作为越野探险的终极伴侣,它邀你离开铺装路面,勇敢探索未知领域——无需任何妥协。但请注意:如果你害怕尘土,这款露营车可能并不适合你。至于其他人……那就继续往下读,准备好一见倾心吧!
把美国SUV、日本赛车运动和几勺浓烈的雄性荷尔蒙融合在一起会得到什么?你会得到Dune Patrol——一辆宁愿把暑假安排在撒哈拉沙漠而不是亚得里亚海的Armada。
从重新构想的经典传奇到电动火箭和我们可能只会在梦中看到的概念车,如果你认为日本汽车工业还在沉睡,那么准备好被 2025 年东京移动出行展温柔而坚定地唤醒吧。
法拉利12Cilindri并非一辆车,而是一件艺术品,它生来就带有车牌而非签名。这台十二缸发动机仿佛在歌颂我们为何依然需要汽油,即便世界已然拥抱电子时代。随后,改装大师Novitec——一个“适可而止”都成了脏话的世界——出现了,他说:“法拉利,不错。现在,让我们来告诉你,当美与严肃结合,会发生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