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工智能已经接管我们工作、像老朋友一样与我们聊天、偶尔还会编造事实的世界里,互联网却发明了一种全新且颇具煽情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沮丧。“clanker”(叮当声)这个词源于《星球大战》,如今已成为任何令我们恼火的人工智能事物的代名词。没错,如果你问ChatGPT,它可能会认为你在说古老的英国俚语,指的是金属的声音。多么讽刺啊,对吧?
“clanker” 这个词并非硅谷实验室里的新词,但它的根源在于特许经营 星球大战它最早出现在2005年的一款电子游戏中,后来又出现在2008年的动画电影《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中。克隆人士兵用它来对抗机器人——那些走路时发出嘎嘎声的金属怪物。但如今,它却出现在TikTok和Instagram上,成为对人工智能的侮辱。仿佛在说:“嘿,你这个金属大脑替代品,走开!”
@nadweyt 早上散步时看到这个破烂东西。看来他们过得太舒服了。出门要小心。 #clanker 1TP10 机器人 #clankermemes #fyp #回线 ♬ 原声 – nadwe
这个词在社交媒体上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视频描绘了反乌托邦的场景,人们表达了对“破烂货”的敌意。在一个病毒式传播的视频中,一位家长告诉孩子:“我们不跟他们说话。” 而在另一段视频中,一名男子将一个机器人赶出房间,并喊道:“带着那个脏兮兮的破烂货滚出去!” 这些表情包的观看次数已达数亿。据欧洲新闻台报道,一位美国参议员甚至用这个词来呼吁对客服中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进行监管。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补充道,这个词广泛用于贬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反映了我们集体的恐惧。
为什么是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挫败
“clanker”的流行恰逢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不满浪潮。人们抱怨“幻觉”——人工智能会像在某个狂欢派对上一样编造信息——并担心失去工作。根据安永2025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42%的欧洲人认为人工智能会给他们带来失业的威胁。还有一些人相信聊天机器人是他们的治疗师,甚至是浪漫伴侣。谁能想到有一天我们会和算法调情呢?或许这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变得太“人性化”了——或者说,我们太懒了。
像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学习的互联网数据并非始终保持最新,因此它们通常无法理解新的俚语。这就像向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询问关于 TikTok 的问题一样——肯定会让人感到困惑。随着未来网络上出现单独的“仅限 clankers”标签页的设想,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玩笑,还是一个严重的警告信号?
@jaursland 也许这些破烂货还好,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 soco 上又发现了一个机器人 #fyp #atx #soco 1TP10 机器人 ♬ 原声 – Jaurs
结论:Clanker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叮当声”不再只是个梗,更是我们恐惧和沮丧的一面镜子。或许是时候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是该与这些金属伙伴和谐相处,还是继续躲在沙发的安全距离里羞辱它们。你觉得呢?在评论区或社交媒体上分享你的想法吧——甚至可以用你自己的叮当声梗。如果你想看爆红的视频,可以关注TikTok或Instagram @coolguyz.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