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Nothing 耳机(1):与众不同的美学,令人信服的声音

复古透明设计,充满未来感

Nothing Headphone (1)
照片:没什么

Nothing 凭借 Headphone (1) 首次进军头戴式耳机领域。大多数评测者认为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外观惊艳,但有些人觉得戴在头上有点滑稽。不过,说到它的构造、音质、主动降噪 (ANC) 和电池续航,大多数人都印象深刻。本文总结了 The Verge、TechRadar、India Today、SlashGear 等媒体的关键见解。

设计 无耳机 (1) 它显然无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透明塑料、铝制框架以及工业造型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由……构成的感觉。 乐高 成人魔方。视觉上很吸引人?毫无疑问。戴在头上?嗯……这很主观。大多数人觉得它们挂在架子上比戴在身上好看。而且考虑到宣传资料里很少有人戴它们的照片——这或许并非巧合。

照片:没什么

构造和舒适度——坚固但不轻便——Nothing 耳机(1)

Nothing 耳机 (1) 采用金属和塑料混合材质打造,质感十足,几乎达到了工业级的耐用程度。它的重量比大多数竞品略重,戴上几个小时后就能感觉到颈背的重量。耳垫柔软舒适,尺寸也比较大,不过有些人可能希望它对头部的压力小一些。佩戴体验不错,但并非特别出色。

照片:没什么

控制按钮——你可以感觉到的按钮

告别繁琐的触碰和不精准的手势。这款耳机的物理控制按钮简直是治愈系的。音量滚轮、曲目切换器以及附加功能按钮——一切都逻辑清晰、触感舒适。无需查看说明书,它就能正常工作。

照片:没什么
照片:没什么

声音 – 低音更多,精细音域更少

这款耳机的音质出奇地强劲均衡,中低音尤为突出。它适合大多数音乐类型,尤其是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高音略显内敛,细节不够精准,但总体来说音质悦耳。许多用户表示,在同等价位很难找到更好的音质。这款耳机还支持通过应用程序的八频段均衡器手动调节音质。

照片:没什么

透明模式下的 ANC – 效果出奇地好

在这个价位范围内,主动降噪功能超出预期。它可以轻松掩盖城市街道的日常噪音或办公室的嘈杂。通透模式是这款耳机的一大亮点——环境音清晰,没有人工合成的声音,而这在大多数400欧元以下的设备中并不常见。这两个功能均可通过软件调节。

通话和连接——还行,但不算出色

麦克风质量令人满意。语音清晰,但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声音。连接性一流:蓝牙 5.3、LDAC 支持、多点连接以及 USB-C 输入。3.5 毫米模拟输入仅在插入耳机时有效——如果有人在旅途中没电了,这可能会很烦人。

照片:没什么

电池——几乎坚不可摧

电池续航时间在未开启主动降噪 (ANC) 的情况下最长可达 80 小时,开启主动降噪后则为 35 小时。在实际使用中,这意味着您可以无需充电器度过漫长的周末。充电接口为 USB-C,速度很快。包装内含两根数据线(USB-C 和 3.5 毫米)和一个容易脏污且容易积聚碎屑和绒毛的便携包。不过,至少它是个便携包。

照片:没什么

结论——今年最勇敢的耳机?

Nothing Headphone (1) 并非适合所有人。但对于那些追求与众不同、拥有独特表现力和个性,同时又追求出色音质、实用控制和长续航的用户来说,Nothing Headphone (1) 绝对是中端价位中不错的选择之一。众多评测证实,它突破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预期。


如果您可以忍受自己看起来不像漫威电影中的角色,那么这些耳机至少值得一试。

自2004年以来与您同在

从年 2004 我们研究城市趋势,并每天向我们的追随者社区通报最新的生活方式、旅行、风格和激发激情的产品。从 2023 年开始,我们将提供全球主要语言的内容。